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4年3月28日
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
规划(2013—2020年)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31号)和《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制定本规划。
序 言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领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过程,是教育理念、手段和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安徽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明确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国家实施的“宽带中国”战略和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意见,都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与融合作出了部署。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实施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教育信息化发展步入快车道,教育信息化环境逐步完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初具规模,广大师生信息素养逐步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对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面对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的加快推进,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目前还存在着信息化环境不够完善,区域、城乡、校际发展不平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够丰富,应用不够普及;教育信息化人才较为缺乏,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高;一些地方、学校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等问题。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迫切需要。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以推进全国教育信息化省级试点为契机,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安徽信息化的重点领域,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大力提升我省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更大贡献。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信息技术应用普及为抓手,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和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大力提升我省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加快实现安徽教育现代化和建设人力资源强省提供坚实支撑。
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信息化发展规律,立足于建设、管理、使用的有机统一,按照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一标准,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深度融合,引领创新。
(二)发展目标。
到2017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快发展,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幅提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日趋丰富并得到广泛共享,区域、城乡、校际数字化差距进一步缩小;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研有机融合,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
到2020年,与教育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人人享有,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基本形成,教育信息化推进保障机制健全完善。全省基本实现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位于中部地区前列。
二、主要任务
(三)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围绕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以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模式和信息技术应用普及为重点,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
缩小数字鸿沟。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1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加快建设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基础设施。搭建资源平台,建立资源超市,形成学科齐全、内容丰富、优质好用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和形态,通过专递课堂、空中在线课堂等多种形式,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健全促进信息技术和优质资源常态化应用的新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加快建设网络学习空间,推进网络教学教研活动,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促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课外学习、技能培养、家校互动、德育和社区教育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普及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水平。针对基础教育点多面广的实际,整合各类基础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启动建设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础教育资源交换与共享、统计与分析、质量评价、师资与教科研管理、教育监管与动态监测、在线教学与学习、中小学安全管理、教育发展评估等应用系统。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基础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优化基础教育管理与服务流程,为教育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提升学校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专栏1: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预期目标 2017年,信息化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大幅提升,“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学校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力、专业人员支持力、信息化对教育管理的支撑能力显著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习惯、知识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式明显改变,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取得新突破;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2020年,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广泛应用,实现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支撑。 |
(四)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以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广泛应用,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加强职业院校标准化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高职业院校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信息技术终端设施普及,重点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网络教室、数字化技能教室、远程教育培训中心等数字化场所和设施;建设实习实训、专业设置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建成支撑学生与教师自主学习、科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
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开发信息化实践教学辅助工具,建设和推广虚拟仿真实训、场景实时教学系统,提高实习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职业竞赛和技能鉴定的信息化水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创新教育内容,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着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和学生的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
推进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省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库,重点开发服务专业教学和实训的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通用主题素材库、精品课程音像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建成教学资源平台、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综合资源平台。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资源开发机制、认证体系和共享模式。加强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研发机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支持建设一批对接我省主导产业的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开发基地。
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关键技术应用为突破口,适应职业教育多样化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以信息技术促进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展就业预警、专业调整,增强职业教育适应地方发展需要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吻合度。大力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培训,支撑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专栏2: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预期目标 2017年,职业教育“两平台”融入安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省级示范以上职业院校基本建成标准化数字校园,建成对接我省主导产业的职业教育资源库,教学实践等各类数字资源比较丰富,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显著提升,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2020年,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
(五)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沿阵地。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升级和优质资源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
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加快推进高校校园网络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教育科研网升级改造,加快实施基于IPv6的“宽带网络校校通”,逐步提高网络带宽,加强连接专网的校园网出口安全联动管理。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等教学资源整合,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教学实验平台和图书文献等资源共享。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大对教育信息技术相关学科及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力度,优化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加快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建设,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推进跨区域、跨校际学分互认,共享发达地区、重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以高水平大学和院校联盟建设为契机,共建共享MOOCs课程,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带动我省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依托信息技术,探索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推进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加速信息化环境下科研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推动学科工具和平台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能力,实现高等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推动高校知识创新。加强高等教育科研协作支撑平台建设,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支持跨部门、跨校际、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引领信息时代科技创新。提高教师、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课题研究、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能力。
增强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依托信息技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潮,增强先进文化传承能力,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
专栏3: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预期目标 2017年,高等教育“两平台”接入安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成高质量的数字资源体系并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科研创新信息化支撑体系基本建成。2020年,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能力显著增强。 |
(六)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推进继续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依据国家继续教育数字资源规范,推进数字化优质资源的整合共建并向社会开放,为学习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资源开放服务,使学习者充分利用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快速访问学习资源。积极开展覆盖全省的规模化应用推广,定期开展不同主题、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应用活动,促进学习、交流和展示。打通各类学校、行业企业、社区教育界限,为全社会各类学习者提供优质数字化资源服务,实现继续教育资源共享。
加快发展现代网络远程教育。支持高校网络教育和网络学院发展,加强继续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通信为主要载体,建设城乡一体化、一站式、多功能开放学习中心。创新网络教育教学模式,发展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的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加快安徽开放大学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整合企业技术和网络平台优势,建设多网合一的终身学习应用系统、支持服务系统,为学习者提供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以及个性化自主学习等多模式远程学习服务。
加强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全省教育教学与学习支持公共服务体系,建立面向学习者的教育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学分银行系统等,完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和终身学习档案系统,实现学习者教育学分的积累与转换,支持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建立支持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考试与评价、质量监管机制,逐步形成完善的继续教育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促进继续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专栏4: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预期目标 2017年,重点建设安徽开放大学,基本建成继续教育服务平台,打通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渠道。2020年,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网络覆盖率达100%,形成较为完善的继续教育综合服务体系。 |
(七)扩展综合功能,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管理改革,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系统化、学校管理规范化。
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能力。落实国家教育管理信息标准,规范数据采集与管理流程,建立以各级各类学校和师生为对象的全省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与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和安徽省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等互联对接,为教育规划与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和业务应用系统,建立全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一站式管理与服务,加强事务处理、业务监管、动态监测、评估评价与决策分析功能,加快教育管理模式转变,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深化信息技术在学校办学、政府管理、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建立全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服务机制,深化招生、就业、学生资助、留学、科研、学历、学位与各种资质查询等信息服务,扩大和延伸教育公共服务领域。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电子档案系统,做好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并根据需要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持。完善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性信息服务立体化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信息服务,提高学生与用人单位以及学校间信息交流效率。
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校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监测,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与校务公开,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提升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支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专栏5: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预期目标 2017年,建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管理数据中心;建成多个基于基础数据库的教育管理应用系统,为管理决策和公众需求提供高效服务。2020年,教育管理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各管理层级相互贯穿融合,形成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 |
(八)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为各类学习者提供健康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支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安全、高效的信息化教学与科研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优化教育信息化网络基础环境。根据“宽带中国”战略部署,在建设“宽带安徽”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公共通讯传输资源,基本实现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宽带接入。建立完善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动态更新机制,积极推进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
完善安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强化顶层设计,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利用云计算技术,充分整合现有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资源,促进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构建系统兼容、稳定可靠、服务精准的安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公共存储、计算、共享带宽、安全认证及各种支撑工具等通用基础服务。先行启动安徽基础教育中心平台建设,构建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连通国家平台和省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支撑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管理信息化。
创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环境。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各级教育部门、学校、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提供共建共享的基础环境和优质资源服务。开发深度融入学科教学的课件素材和制作工具,建设优质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等数字教学资源,促进智能化的网络资源与人力资源结合。坚持政府引导,鼓励多方参与,逐步形成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与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支持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学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
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执行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采标率,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和软硬件系统互联互通。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标准测试、认证、培训、宣传和应用推广保障机制。制定完善全省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和制度,逐步形成比较完备、具有安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体系。
构建教育信息化安全保障环境。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有关规定,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对恶意攻击、非法入侵等的防范和应急响应能力,保证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加大教育网站管理力度,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高网络安全保护等级和主动防范能力。采取有效的内容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有害信息传播。探索建立安全绿色信息化环境的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
专栏6: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发展预期目标 2017年,基本形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基本建成教育资源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2020年,形成完备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与高效的支持服务体系。 |
(九)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多方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制订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基本标准。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评价与审查制度。依托名校名师重点开发一批优质数字资源,面向社会、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征集评选一批优质数字资源。支持校际间网络课程互选及资源共建共享活动。探索“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机制,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购买一批优质数字资源,用户按需自主购买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研究机制。将教育信息化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纳入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一批省市级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产品试验及推广基地,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深入研究解决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支持企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制定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研究等政策措施提供咨询参考。
探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信息化服务的运作机制。构建吸引和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和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机制。充分利用相关企业的网络、设备、人才、服务等资源,采取租赁设备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探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技术、软件、管理、运行维护、个性化资源建设等服务的办法,采取竞争谈判、询价、打捆购买等方式,降低教育信息化运行成本。
建立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研究制定扶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快推进智能终端、智能语音、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发展,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安徽教育信息化产业。引导产学研用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形成一批支持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推动校企、区域、企业之间广泛合作。
改革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发展任务与管理职责,改革调整现行管理体制,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立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高效实用的运行机制。
三、重点工程
围绕推进全国教育信息化省级试点和“宽带安徽”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基础能力建设、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切实解决好全局性、基础性、领域性重大问题,确保我省教育信息化规划目标实现。
(十)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强化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全面提高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按照教育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定期培训制度,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执行力;持续开展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能力培训,提升教育信息化支持和保障水平;继续以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教师为重点,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培训等多种形式分级分类开展全员培训。加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引进开发信息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相关课程,提高学生通用信息技术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完善能有效支持师范生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公共课程体系。重视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学科教师数字化教学的整合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处理好教学教研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衔接。
(十一)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工程。
制定资源建设、应用测评、绩效考核等标准,合理认定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工作量,加强应用工作考核,促进信息技术在广大师生日常教学、学习活动中的常态应用和创新应用。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竞赛活动,通过示范课评选、信息化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资源征集和课题研究等活动,推广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示范性网络研修社区,加强城乡学校校际远程协作,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综合创新。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活动开展和交流学习。充分运用新兴信息产业发展成果,积极探索与推进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为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提供保障。
(十二)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三通”工程。
以信息化终端设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配备和校园网升级改造等建设为重点,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机制,统筹部署覆盖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宽带网络接入,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重点,采用云服务模式或混合模式,充分利用区域或企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大力提升数字化校园集约程度,推进校园环境数字化改造,提升宽带速率,确保校园内网络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覆盖所有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场所,实现信息系统高速、稳定、安全的互联互通,为“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供支撑。
(十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覆盖全省、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整合现有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有关企业开发拥有的各类资源。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库与文化信息共享资源的对接互联,共建共享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和特色数字文化资源。针对各类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调整资源聚合与呈现方式,建设覆盖学科、适应多种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汇聚与共享,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交流和教研社区,形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优质资源。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提供在线课堂、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等特色应用服务,面向教师、学生、公众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制定完善资源接收使用等管理、应用制度,促进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有效衔接,解决应用难题,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应用效益。创建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服务互补的服务模式,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集约化,实现最广泛的资源汇聚共享和最低成本的网络服务。鼓励企业参与建设运营基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普惠性和特色定制服务,满足师生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需要,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学习资源共享和学习主体互动,基本实现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自主学习等信息化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十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模式和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逐步完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等基础数据库,汇集整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基本数据及动态信息,对教育系统运行和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动态监测和业务监管,为教育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完善标准、互接互认基础上,逐步整合学籍、校舍、财务、就业、安全、学生综合评价等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扩展各类管理应用模块。建设省级数据中心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实现与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及省其他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提升信息资源集聚效益。推动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建立基于云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开源软件库,带动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整体提升,支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利用信息化教育管理,为社会提供全方位教育公共信息服务。
(十五)教育信息化改革创新工程。
以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的普及应用为抓手,变革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不断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引领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创新,推动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路径和方法,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有效模式。选择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不同类型和层次学校,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试点,充分发挥试点单位的辐射带动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单位典型经验。鼓励试点单位从自身实际出发,主动开展多方合作,鼓励跨地区、跨学校对接与联合;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试点工作。
(十六)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工程。
建立贯穿信息化建设、应用与管理及服务环节的技术保障体系,做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各类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教育信息资源等运行维护工作。制定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管理及服务评估考核、技术支持能力资格认定等办法。健全省级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机构,指导市县、学校建立健全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队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应用维护能力培训,培养和引进懂技术、懂教学、懂管理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各市县可采用市场运作机制,确定专业服务商,界定服务范围,加强过程监管,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机制。建立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综合性评审机制,定期督促检查,并将结果与后续政府购买服务挂钩,提高专业服务质量,降低维护成本。
(十七)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和人才技术支撑工程。
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立与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相衔接的全省教育信息化技术类、管理类标准和环境配置规范。制订全省教育信息化数据体系管理制度,规范数据采集、加工、共享、交换、使用及网络运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管理。建立完善《安徽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出台《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参考标准》、《安徽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参考标准》等,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绩效评价体系。制订学校信息化装备管理制度、供应商服务标准和规范,推进建设规范、使用规范、管理规范和运行维护规范。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测试与认证工作,加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针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研发、标准建设及创新应用中面临的新问题,分年度设立专项课题。加快建设一批教育信息化实训基地和若干个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研究及成果转化基地。遴选培养一批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人才,造就一批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技术研发、系统实施、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型人才和省级教育技术名师及教育信息化创新团队。
四、保障措施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
各市、县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利民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部门协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建立“一把手”负责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发展改革、科技、经济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通信、广电、质监、国防科工办等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工作。
(十九)完善制度环境。
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编制管理与职称(职务)评聘办法。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优质教育资源使用情况作为新任教师上岗、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和考核奖励等的重要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各级各类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政府教育督导内容,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保障和激励机制,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状态评估和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工程运行绩效考评。制定和落实教育信息化发展优惠政策,协调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和相关教育机构在网络接入等方面的资费优惠政策。
(二十)加大经费投入。
建立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长效保障机制。明确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各级政府充分整合现有经费渠道,优化经费支出结构,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投入保障政策措施,在教育投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切实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根据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特征,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及时调整经费支出重点,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资源、应用、运行维护、培训等各环节的经费使用比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形成多渠道筹集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规范项目建设。实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绩效评估,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效益。
(二十一)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建立健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政策激励机制,争取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对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围绕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工作任务,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出台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办法,保障相关人员待遇,建设一支管理有力、技术过硬、相对稳定的教育信息化队伍。创新教育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人才培养步伐,鼓励采用合作办学、定向培养、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依托重大科研、工程等项目开展人才培养;制定、完善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办法和优惠政策,加大教育信息化领域创新型人才引进力度,广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皖奋斗创业,为我省教育信息化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二十二)落实责任。
本规划由省政府组织实施,各市、县政府要结合实际,制订本地区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工作实施方案。省相关部门和各市、县政府,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应明确各自分工,从政策实施、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示范等各方面协同推进。按照本规划明确的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施行考核,健全工作督导机制,加强督导评估和监督检查,分阶段落实本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任务和建设目标。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为实现本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宣传本规划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